官方微博
首页          新闻中心          体育财经          球星代言          城市营销          原创专栏          营销案例          品牌赛事精彩回顾
新闻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世界杯专栏︱莫斯科观感 在平静中等待狂欢的到来
发布时间:2018-6-14 浏览: 790 来源:

互联网+体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 | 立言
4年一届的世界杯明天就将在莫斯科开幕,在其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俄罗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本届世界杯,"互联网+体育"也派出记者前往俄罗斯采访报道,近距离观察世界杯赛场内外的趣闻轶事,亲身感受11座城市燃起的烽烟、32支队伍的群雄逐鹿,与数十亿观众在欢呼呐喊中共同见证大力神杯的最后归属。这个夏天注定在绿茵场上定格!
历史上,新中国受前苏联影响很深,对老一辈人来说,俄罗斯是从童年开始就频频从书里读到的国家。中国人熟悉《天鹅湖》,会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读过普希金的诗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甚至清晰地记得高尔基《海燕》里那句最经典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难现昔日的荣耀,由于缺乏有代表性的现代流行文化、高科技工业产品以及近几年经济萎靡不振,年轻一代的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基本和父辈们一样,顶多加了一个"战斗民族"这个标签。可以说,国人对俄罗斯既熟悉又陌生。
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近年来国内前往俄罗斯旅游的人数一直呈增长态势。据全国旅游数据网站的统计,2016年达到153万人次,在中国出国游市场排名第九,不过相比泰国、日韩和美国等热门目的地,这一人数仍有上升潜力。因为俄罗斯对中国施行团队游免签政策,所以绝大多数游客选择跟团前往俄罗斯,其中,50-70岁的游客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俄罗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众多,尤以克里姆林宫、红场、冬宫、阿芙罗尔号巡洋舰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最受国人喜爱。
世界杯让俄罗斯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也让世人有机会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俄罗斯。俄罗斯世界杯,俄罗斯联邦政府首次推出了"Fan ID",只要购买任意一场比赛球票,即可以在网上申请Fan ID,世界杯比赛期间,持有Fan ID可以免签入境俄罗斯。这一举措极大方便球迷,提高了球迷前往俄罗斯看球的热情。笔者就是受益者,通过申请到Fan ID开始了本届世界杯同时也是真正认识俄罗斯的旅程。


Fan ID
在平静中等待
当笔者走出莫斯科谢诺梅捷沃机场F航站楼海关大厅,也就真正进入了世界杯时间。F航站楼略显狭小和陈旧的海关大厅,以及近两个小时的通关速度,让笔者对莫斯科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太友好。不过从不同时间抵达莫斯科的媒体同行处了解到,他们绝大多数都只用"3分钟通关",而笔者两个小时排队真可谓是"中奖"了。


斯科谢诺梅捷沃机场

航站楼外树立有多块大幅世界杯海报,欢迎来自全世界的球迷来俄罗斯观看比赛。不过从机场出来到入住民宿的这一路上,并没有看到太多与世界杯有关的元素。笔者特意向在俄罗斯生活多年的毛先生询问当地人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杯的看法,他的回答让人有些许诧异。


航站楼外树立的世界杯海报

毛先生说:"我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安排,其实俄罗斯人对足球的热情一般,他们最热衷于冰球。"
俄罗斯靠近极地,地理环境使得冬季运动深入俄罗斯人的生活,俄罗斯冰球一直与美、加等冰球强国分庭抗礼。新闻里也总能看到普京总统下场打冰球的报道,这一切其实都在印证着毛先生的说法。
然而在四年一次的激情表演面前,俄罗斯人难道真如毛先生所说会无动于衷?带着疑问,笔者前往卢日尼基体育场一探究竟。
卢日尼基体育场位于莫斯科西南方向的莫斯科河畔,始建于1956年,是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组成部分,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主体育场,相当于北京的鸟巢。体育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虽然苏联早已解体,但体育场的苏联风格外观还是让笔者心潮澎湃,也想起了建于同一时期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体育场北门矗立着的列宁雕像似乎也在诉说着当年这里是整个东方世界中心的荣光。而此时,它褪去了喧嚣和浮华,在静静等待世界杯揭幕战在这里打响。


卢日尼基体育场
与卢日尼基体育场隔莫斯科河相望的莫斯科大学门前广场上,树立有两块超大显示屏,世界杯期间,这里将成为莫斯科球迷嘉年华(Fan Fest)所在地。一直以来,Fan Fest都是世界杯最为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是没有买到球票的球迷们聚在一起看球的最好场所。除了两块大屏幕之外,现场中商品贩卖摊位、桌上足球等配套设施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莫斯科球迷嘉年华(Fan Fest)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世界杯比赛期间,这里能够容纳25000余人。在笔者探访期间,这里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已经来到莫斯科的球迷和各路媒体记者也不时会成群结队来这里,熟悉周围的环境,为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战斗做好准备。
据留学生麦麦介绍,Fan Fest已经搭建好多时,虽然现在稍显冷清,但在之前的一段时间,这里经常进行表演活动,是年轻人聚会的好地方。和毛先生的感觉截然不同,麦麦感觉莫斯科已经因为世界杯而嗨了起来。
"氛围挺好,装饰明显变多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多了,Fan Fest那边特别热闹。"麦麦向笔者透露。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俄罗斯迎接世界杯的样子,年轻人因世界杯而躁动,而更多的人则延续着自己的生活节奏。
外冷内热的俄罗斯人
笔者到达当天,莫斯科一直在下雨,气温降到10度以下。对于刚从气温攀升到30度以上的北京来的人说,这里的天气稍稍有些不适应。
生活在苦寒之地的人们似乎天生带着一副冷漠的面具。据笔者观察,不管是民宿的房东、超市收银员还是餐厅服务员,总体感觉他们不太愿意主动和人交流,甚至表情也都显得有些严肃,让人产生一些距离感。
麦麦解释说:"其实俄罗斯人外冷内热,对不认识的人不会微笑,因为苏联时期人们经常说没事在大街上微笑的是傻子,但是真正跟他们熟了后,他们就很热情。"
跟俄罗斯人打交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同他们喝一杯伏特加。不胜酒力的麦麦就曾被她的同学开玩笑说是来监视他们喝酒,记录他们秘密的间谍。


俄罗斯球迷
在笔者看来,俄罗斯人这种"冷漠"恐怕更多是因为语言不通。在莫斯科的大街上,路牌、商场、餐厅甚至地铁里都极少出现英文,手机地图里也都是满屏俄文,人生地不熟的笔者就会心生寸步难行的无力感。而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俄罗斯人也少之又少。笔者在莫斯科这几天,多次遇到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懂谁的尴尬情况。
麦麦对笔者的遭遇深感同情,她说:"年纪大一点的用英语问他还会瞪你一眼,年轻人受到西方影响更多,说英语就会好些,而且也更愿意跟外来人打交道。"
在法国队训练基地外,一群等待围观法国队训练的小学生见到亚洲面孔的笔者后,顽皮地用日语和中文喊"你好",打探笔者到底是哪国人。在卢日尼基办证大厅,俄罗斯青年志愿者也在用迷人的微笑和高效率为全世界媒体服务。在向卢日尼基球场执勤警察求助时,他们帮你解决问题后,也会尝试用翻译软件跟你聊聊各自的国家还有各自的喜好。这一切,都让笔者真切感受到俄罗斯人"冰冷"外表下的热情。
中国人占领世界杯?
在卢日尼基球场外,工人们还在抓紧最后时间为赞助商们搭建展位。远远望去,万达、海信、VIVO这些中国品牌的标志格外醒目,在世界杯期间,这些中国品牌将被更多的人知道。



卢日尼基球场外的赞助商展位
从最初中国只是世界杯的旁观者,到前两届世界杯英利入局,到如今世界杯顶级赞助商中国品牌就占据四席,中国元素已越来越多出现在世界杯上。
在莫斯科的各大超市和球迷商店里,世界杯官方纪念品琳琅满目,摆在货架上供人挑选,细看每件物品,大多数都会有"Made in PRC"的字样。世界杯尚未开幕,中国制造商早已分得了一杯羹。



印有"Made in PRC"字样的世界杯官方纪念品
在莫斯科红场,中央电视台前方演播室已经开始使用,"我爱世界杯"字眼在众多国际大媒体当中显得非常显眼。本届世界杯,中国其他体育媒体也都派出了大批记者到俄罗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或深扎于各支球队,或探访与市井之中,或显专业、或用颜值,围绕世界杯周边打造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只为在这个媒体狂欢的场合为自己的平台提升收视率和流量。而无法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品牌也需要通过这些栏目获得曝光率。
据FIFA官网透露,俄罗斯世界杯170万张球票已经售罄,东道主俄罗斯购买了80余万张,成为购票最多的国家。中国人购买了4万余张,列世界第九,超过了西班牙、英格兰等入围决赛圈的国家。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准逐年提高,中国人更加愿意和有能力前往现场观看高水平赛事。
白岩松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连线报道中调侃,中国除了球队没去,其他的都去了。确实,如果国足能进世界杯,中国肯定会购买比4万张要多得多的球票,会有比现在多得多的球迷来到现场,会有多得多的赞助商纷至沓来,可惜没有如果。
能够让企业、媒体、球迷集体陷入癫狂,这或许就是世界杯的魅力。

首页      关于体育营销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欢迎投稿
© 2014 澳洲虎体育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7310号